生技業自己辦學校 幫人才過關斬將(天下雜誌)
作者:謝明玲 天下雜誌610期
人才關係著產業的續航力,這次生技產業打算自己來,召同業開設「生技產業深耕學院」,作育人才,不怕同行競業,一起練功打團體戰,就是要讓台灣生技起飛。
二十九歲的智合精準醫學科技生物科技專員邱詩閔是生技產業的新兵,入行不過兩年。國外生藥所畢業後,她回到國內,承接了公司從大學技轉的新技術,擔負的任務是砌磚蓋瓦,一步步把新藥帶上市。
但開發新藥是一段高難度又崎嶇的旅程。「我發現自己有的概念很片段,新藥開發的複雜程度超過想像,深感困惑。」
後來,她和同事一起參加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辦的「生技產業深耕學院」新藥開發課,聽業師分享怎樣評估臨床前藥物的毒性與效果等專業知識,也更清楚臨床實驗遇到問題時,應該諮詢哪些專家。
「最大的幫助,是對新藥開發有了一個完整的構圖,」邱詩閔說,她現在比較清楚每個階段的目標、遇到問題時該怎樣如何補強等,能避免走許多冤枉路。
養出台灣生技要的人才
這是去年台灣生技業一股自發而起培育人才的力量。
由台灣神隆共同創辦人馬海怡和祥翊製藥執行長吳永連發起,「生技產業深耕學院」希望培養出台灣生技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台灣生技產業一直在成長,但還沒有起飛,」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說,過去幾年,台灣生技家數愈來愈多,產值也愈來愈大,但始終沒有累積到夠大的規模,也缺乏夠穩健的續航力。「而人才,是續航力很重要的因素,」他說。
其實,台灣不是沒有生技人才,但學界因為老師少參與產業,畢業生多半與業界需求有落差;國外專家來台演講、開工作坊又只能蜻蜓點水,缺乏全貌與系統。
如果產業自己訓練,更是所費不貲。中化合成生技總經理楊志平舉例,如果送員工到國外參加工作坊,三天的課可能就要五、六千美元,還不含機票住宿的費用。
於是,吳永連參考早年印刷電路板產業開設學院、資源共享的模式,邀請產業各領域的高手開課,從建廠工程、品保制度到新藥開發等,開設十大學門、超過三百五十個小時的課,邀請同業一起參與。
課程接地氣、不藏私
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與產業現況和實務連結。這在生技這樣複雜而多變的產業,特別關鍵。
負責規劃新藥開發課程的順天醫藥執行長黃文英就說,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甘良生上的一堂課,讓學員受益無窮。藥物的四大機轉:「ADME」(吸收、分布、代謝、排出),就從藥物該用多少量、要以怎樣的形式進入人體等,佐以許多實務,分享給學員。
楊志平也說,在建廠工程課裡,光一個高敏性的原料藥工廠,該用哪些材質、怎麼設計規格、如何建立獨立生產空間等,一一拆解細節。
又如台康生技的品保資深副總史又南的品質保證課程裡,更整理分析了過去一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廠商的警告文件。
黃文英觀察,來上課的很多是年輕的專案經理。他們可能一畢業就加入公司,負責新藥開發。「其實內心並不踏實,」她說。
不只新血,課堂中也有資深面孔。例如前疾管局局長、南台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講座教授蘇益仁也報名了新藥開發課程。「課程至少讓我知道一個全面性的觀念。遇到問題,也比較知道找怎樣的人,」他說。醫師出身的他,現正在研究阿茲海默症的藥物與B型肝炎突變為肝癌的檢測等,很希望多了解怎樣銜接研究與市場。
但是,把自己畢生精力傳授給同業,難道不怕被超越?把同事送去上學院,不怕培養了能力、認識了更多的人,反被挖角?
這種擔心與害怕,幾乎沒有在學院發生。「生技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吳永連說,同業都有此默契,因此學員踴躍參與、講師也無私分享。
更何況,台灣生技產業本來就是打群架的產業,單打獨鬥、在蝸牛角上競爭都無法成功。交流合作,一同提升,才可能真正為台灣生技的爆發,累積起能量。